肝癌化疗栓塞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39
作者
朱康顺
单鸿
黄明声
姜在波
邝月明
关守海
马壮
机构
[1]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肝肿瘤; 化疗栓塞; 治疗性; 肝纤维化;
D O I
10.13437/j.cnki.jcr.2000.04.008
中图分类号
R735.7 [肝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对肝硬化的形成作用。材料与方法 动态观察 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前后血清中HA(透明质酸 )、HPC Ⅲ (人三型前胶原 )、Ⅳ·C(四型胶原 )、LN(层粘蛋白 ) 4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含量变化 ,并依据化疗栓塞导管端位置分为 2组 ,一组 3 0例导管端位于肝固有动脉 ,另一组 16例导管端位于肝节段动脉。结果 肝固有动脉组 ,首次TACE前后上述 4项指标含量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第 2次TACE后 ,可见 4项指标含量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5 ) ,尤其是第 3次治疗后 ,可见上述指标含量大幅度明显升高 (P <0 .0 1)。而肝节段动脉组 ,TACE前后上述指标的含量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原发性肝癌TACE后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化疗栓塞时所选择的靶血管相关 ,应引起足够重视 ,对指导肝癌的TACE治疗 ,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