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红外光谱的精细解析及其煤化作用机制

被引:25
作者
张科
姚素平
胡文瑄
房洪峰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FTIR; 曲线拟合; 热演化; 煤化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技术,采用计算机曲线拟合方法对红外光谱进行分峰处理,通过对自然演化系列和人工模拟实验系列样品的研究,定量分析了不同煤化程度煤的红外光谱特征。研究表明,煤的红外光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定量表征煤化作用程度。含氧基团和烷基侧链随煤化程度的增高以不同的速度发生脱落,且脱落的速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羧基的减少主要发生在Rmax为0.5%之前,但可以持续到肥煤阶段;脂肪基团的脱落主要发生在沥青化作用阶段内,并导致生成大量的烃类,沥青化作用之前发生的脂肪基团的脱落是煤的未熟和低熟油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沥青化阶段之后的高演化阶段,煤中的烷基侧链已经脱落殆尽,芳环缩合程度明显提高。红外光谱的分峰技术和定量,为精细解析煤的结构特征和煤化作用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煤源岩单组分化学结构及生烃性定量分析 [J].
李荣西 .
石油实验地质, 2001, (01) :84-86+107
[2]   煤中含氧官能团的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J].
朱学栋 ;
朱子彬 ;
韩崇家 ;
张成芳 .
燃料化学学报, 1999, (04) :335-339
[3]   用干酪根红外光谱划分烃源岩有机相 [J].
陈建平 ;
罗平 ;
李晋超 .
科学通报, 1998, (05) :544-547
[4]  
FTIR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coal structure during the coalification process.[J]..Organic Geochemistry.1996, 6
[5]  
能源地质学.[M].陈家良等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6]  
煤化学.[M].虞继舜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
[7]  
中国煤变质作用.[M].杨起等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