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穗型水稻品种籽粒垩白性状改良研究

被引:10
作者
鲍根良
王俊敏
富田桂
左晓旭
张小明
叶胜海
机构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2] 福井县农业试验场
[3] 杭州市余杭区种子公司
关键词
粳稻; 密穗型品种; 垩白; 籽粒长宽比; 着粒密度;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16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籽粒长宽比较大、穗部着粒密的散穗型材料 (EG2 3)改良粳稻密穗型品种的籽粒垩白性状。结果表明 ,经改良后得到的密穗型品系EA6 ,与原亲本浙粳 2 0比较 ,其穗部长度缩短 ,每穗总粒数增加 ,着粒密度增大 ,而籽粒垩白特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表明在穗部长度和着粒结构未得到改良的情况下 ,调节籽粒长宽比对改善密穗型品种籽粒垩白性状具有可能性。穗部不同粒位籽粒垩白性状改良的效果不同 ,穗顶部和穗中部的改良效果明显优于穗基部。设计的 4个不同杂交配组方式中 ,以反回交配组方式 (浙粳 2 0 /EG2 3//浙粳 2 0 )选育效果最好。EA6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 ,既可作为优异种质资源利用 ,也可直接应用于生产。这一结果从育种实践上较好地协调了密穗型品种高产与优质的矛盾 ,对于培育既有密穗型的高产株型又有优良籽粒外观品质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78 / 3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密穗型水稻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J].
程旺大 ;
张国平 ;
姚海根 ;
吴伟 ;
王润屹 .
作物学报, 2003, (06) :841-846
[2]   优质抗病晚粳新品种浙粳20的选育 [J].
鲍根良 ;
张小明 ;
叶胜海 ;
丰作成 ;
管耀祖 ;
左晓旭 .
浙江农业学报, 2002, (05) :27-31
[3]   水稻直立穗型遗传特性及其综合评价利用 [J].
张文忠 ;
徐正进 ;
张龙步 ;
陈温福 ;
孙国才 ;
吴淑琴 .
辽宁农业科学, 2002, (05) :24-27
[4]   近20年来浙江省晚粳稻和晚糯稻品种推广应用概况及今后育种方向附视频 [J].
姚海根 ;
姚坚 ;
汤美玲 ;
陈自平 .
浙江农业科学, 2000, (04) :3-7
[5]   对浙江省优质晚粳稻新品种选育的思考 [J].
骆荣挺 ;
鲍根良 ;
张铭铣 .
浙江农业学报, 2000, (04) :48-51
[6]   粳稻垩白与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其它性状的相关分析 [J].
鲍根良 ;
奚永安 .
浙江农业学报, 1997, (01) :2-5
[7]   水稻直立穗性状的遗传与其它性状的关系 [J].
徐正进 ;
陈温福 ;
张龙步 ;
张春利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