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鲫两个雌核发育克隆间两性生殖子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24
作者
周莉
桂建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武汉
关键词
银鲫; 雌核发育; 两性生殖; 遗传多样性; RAP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 [水产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在揭示银鲫两性生殖方式的基础上,对尾人工雌核发育克隆F的卵子与一尾天然雌核发育克隆D的精子授精所获得的18尾FD后代及其亲本进行RAPD分析。扩增结果表明,在18尾FD子代中可检测到丰富的DNA多态片段,这些多态片段来自于银鲫两性生殖的重组。FD子代的扩增图谱不仅与母本的扩增图谱不同,而且个体间的扩增图谱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DNA片段根据其来源可基本分为四类。与异精刺激雌核发育的子代的情况不同,两性生殖FD子代间平均遗传距离高达0.23±0.123,远远高于异精刺激雌核发育的子代间的平均遗传距离(约<0.01)。在FD的三类表型中,SD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大,为0.235±0.097;其次是SF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48±0.073;而NL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小,为0.094±0.083。银鲫的遗传多样性和两性生殖方式为银鲫种群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变异,创造了更多的遗传多样性。在分析了2320条(平均每个个体116条)可分辨的扩增带的基础上,采用NJTREE构建了呈现FD个体间及其与亲本相似性的分支图。NL3与母本的相似度最高,SD3与父本的相似度最高。在FD三种类型中,SD与NL和SF的平均遗传距离较大(>0.31),而NL和SF的平均遗传距离仅为0.124。母本与父本的遗传距离约为0.35,与以前的研究结果类似,而FD18尾个体与父母本的平均遗传距离均约为0.32,基本一致。但将18尾个体按体型分别统计平均遗传距离,不同的体型与父母本的相似性存在着较大差别。母本与SF的相似率最高,约为71%;父本与SD的相似率最高,约为70%。这可能由于扩增出一些与表型相关的DNA片段,从而导致了FD三种类型与亲本的相似性与表型相关。银鲫具有两种生殖方式的揭示将为解决长期困惑进化遗传学家的难题寻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也进一步确立了银鲫在单性脊椎动物和多倍体脊椎动物进化遗传学研究中的特殊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Genetic evidence for gonochoristic reproduction in gynogenetic silver crucian carp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 as revealed by RAPD assays [J].
Zhou, L ;
Wang, Y ;
Gui, JF .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2000, 51 (05) :498-506
[2]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Different Clones of the Gynogenetic Silver Crucian Carp,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Revealed by Transferrin and Isozyme Markers[J] . Lin Yang,Shu-Ting Yang,Xue-Hong Wei,Jian-Fang Gui. &nbspBiochemical Genetics . 2001 (5)
[3]  
Estimation of the number of full sibling families at an oviposition site using RAPD-PCR markers: applications to the mosquito Aedes aegypti[J] . B. L. Apostol,W. C. Black,B. R. Miller,P. Reiter,B. J. Beaty. &nbsp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