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床和金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16
作者
陈柏林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金矿床; 地壳; 克拉通; 角闪岩相; 花岗闪长岩; 矿物组合; 贵金属矿床; 地球外壳; 地球内部; 稳定地块; 酸性岩; 金矿化类型; 绿岩带金矿; 韧性剪切带; 绿片岩相; 构造带; 地质构造; 金矿床成矿流体; 研究进展;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1.01.023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金矿床仍然是31届地质大会的主题之一,综观本届地质大会中有关金矿床的研究成果,对金矿床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进展。1 金矿床的分类 R.Kerrich&R.Goldfarb等提出一种新的金矿床分类方案。他们依据金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划分出6种主要类型,每种都有金储量达100~1000t的代表性成矿省。这6种类型是:①造山带型金矿床,②卡林型—似卡林型金矿床,③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④铜—金斑岩型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2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