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断褶带地质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性质的探讨

被引:13
作者
吴继远
机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学校
关键词
断褶带; 构造性质; 灵山; 地质构造; 断裂变质; 地层; 构造带; 海盆; 洋盆; 盆地; 接触变质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灵山断褶带地处桂东南灵山、钦州和东兴等县,东北和西南两侧分别受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所夹峙,北端截于浦北县寨圩北西向断裂,南段延出国境以外,在我国长约240公里,宽约30公里。断褶带北东—南西向,主要由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以及酸性岩浆岩构成,断裂与褶皱发育,具明显的多期性和继承性。 该断褶带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历史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发育史,故无论在地层沉积、古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中国断裂构造体系的发展
    张文佑
    钟嘉猷
    [J]. 地质科学, 1977, (03) : 197 - 209
  • [2] 中国大地构造简述
    陈国达
    陈家超
    魏柏林
    薛佳谋
    刘以宣
    文善继
    魏洲龄
    胡火炎
    [J]. 地质科学, 1975, (03) : 205 - 219
  • [3] 北石城新华夏系断裂带的初步研究
    王嘉荫
    玄孝千
    [J]. 地质学报, 1974, (01) : 23 - 35
  • [4] 对中国大地构造若干特点的新认识
    黄汲清
    任纪舜
    姜春发
    张之孟
    张正坤
    [J]. 地质学报, 1974, (01) : 36 - 52
  • [5] 地质力学概论[M]. 科学出版社 , 李四光著,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