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枇杷种植区划与品种结构布局

被引:9
作者
林燕金 [1 ]
魏秀清 [1 ,2 ]
章希娟 [1 ,2 ]
余东 [1 ,2 ]
钟秋珍 [1 ]
许家辉 [1 ,2 ]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2] 福建省龙眼枇杷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枇杷; 品种结构; 莆田市; 适宜区; 芦桔; 热带和亚热带果树; 枇杷生产; 福建省; 结构布局; 种植区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7.3 [枇杷];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正>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原产于亚热带,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福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枇杷的主产区之一,全省种植面积3.43万hm2,产量19.3万t。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重视枇杷产业的发展,福建省农业厅南亚办推出了森尾早生、长红3号、太城四号、解放钟等4个良种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福建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M].陈建主编;福建省统计局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   早钟6号枇杷促成栽培技术 [J].
周三春 .
福建果树, 2009, (03) :68-70
[3]   福建省莆田、云霄等4市县枇杷GIS技术精细区划 [J].
黄国成 .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07) :947-952
[4]   枇杷冻害及防范研究进展 [J].
张夏萍 ;
许伟东 ;
郑诚乐 .
福建果树, 2007, (03) :28-31
[5]   早钟6号枇杷幼果冻害温度界定及其栽培适宜区区划 [J].
谢钟琛 ;
李健 .
福建果树, 2006, (01) :7-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