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内地省域的空间计量模型

被引:10
作者
王锋
秦豫徽
李紧想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居民储蓄率; 人口结构; 空间效应;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F832.22 [储蓄];
学科分类号
1407 ; 1201 ; 020204 ;
摘要
研究如何适当降低居民储蓄率、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2009-2013年我国内地省域数据,综合运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我国居民储蓄率的空间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人口因素(包括抚养比、性别比、户规模、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等)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居民储蓄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总体上以"高-高"和"低-低"集聚模式为主,且东部地区的居民储蓄率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二,男女性别比对居民储蓄率有显著影响,男性居民比女性居民更倾向于多消费、少储蓄;第三,家庭规模小型化有助于降低居民储蓄率、促进居民消费率的提高;第四,非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越高,居民储蓄率越低,但与过去相比,这一特征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为此,在制定消费政策时,需要考虑居民储蓄率的空间集聚效应,注重区域间政策的差异化和区域内政策的协同效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向女性倾斜的消费政策,以此带动居民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对不同规模的家庭实施差异化的消费政策,鼓励规模较大的家庭更大程度地降低储蓄率;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医疗保障,促进居民储蓄更多地转化为消费。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教育水平与中国家庭储蓄率 [J].
陈贵富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2) :60-72
[2]   国际视野下最优储蓄率及其影响因素测度——基于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 [J].
范祚军 ;
常雅丽 ;
黄立群 .
经济研究, 2014, 49 (09) :20-33
[3]   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与居民消费——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邱俊杰 ;
李承政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2) :125-131
[4]   不确定性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实证研究 [J].
沈坤荣 ;
谢勇 .
金融研究, 2012, (03) :1-13
[5]   人口结构与储蓄率:基于内生人口结构的研究 [J].
董丽霞 ;
赵文哲 .
金融研究, 2011, (03) :1-14
[6]   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J].
谢勇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1) :77-87
[7]   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成因分析 [J].
邓翔 ;
李锴 .
南开经济研究, 2009, (02) :42-57
[8]   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对国民储蓄的影响的代际分析 [J].
蒋云赟 .
经济科学, 2009, (01) :30-38
[9]   中国城市化与居民储蓄研究 [J].
叶琳琳 .
经济问题探索, 2009, (02) :7-12
[10]   劳动力抚养负担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研究 [J].
钟水映 ;
李魁 .
中国人口科学, 2009, (01) :42-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