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de Haan)卵子附着机制研究I.卵膜及卵子附着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17
作者:
杨万喜
堵南山
赖伟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来源:
关键词:
日本沼虾,卵子附着,卵膜,卵柄,卵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9.23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成熟卵、人工授精卵及自然受精产出附着于腹肢上的卵。成熟卵只有初级卵膜,表面较光滑,上密布微孔,密度约1~2个/μm2;人工授精卵表面首先突起大小不同的颗粒,随后颗粒破裂并消失,同自然受精卵一样,卵表略光滑,呈波浪状起伏,微孔密度与未受精前大致相同;自然产出的受精卵,表面覆盖一层由雌体腹肢分泌的次级卵膜。次级卵膜具有保护、选择性渗透及隔离邻近受精卵的作用。腹肢不断摆动,受精卵在腹肢间滚动并形成卵与卵之间以及卵与刚毛之间两种“卵柄”,一种称为卵索(funiculus),不与刚毛相连。funiculus扁带状,与卵接触处较宽,约140~150μm,中间宽约30~40μm;另一种称为卵柄(eggstalk),由1~2根载卵刚毛(oose-tae)插入次级卵膜形成,与卵接触处次级卵膜突起呈锥状,基部宽约140~150μm。非载卵刚毛起辅助抱卵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3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