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二度梅雨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诊断分析

被引:3
作者
廖移山
杨荆安
沈铁元
机构
[1] 武汉暴雨研究所
[2] 武汉暴雨研究所 武汉
[3] 武汉
关键词
二度梅雨; 副热带高压; 经圈环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文章对 1 998年长江流域二度梅雨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与大气经圈环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指出 ,副高的进退与经圈环流的调整有着密切的关系。副高的北跳并不是由与其相联系的反环流下沉支直接北移所引起的。低纬度深厚上升运动的发展不利于副高维持在较低的纬度 ,而中纬度反环流的突然向南调整则有利于副高在更北的纬度建立 ,于是副高出现突然北跳的现象。它是江淮地区出梅的一种经圈环流调整形式。副高在稳定期间 ,随着与它相联系的反环流的南北运动而作相应的南北运动。副高在南退之前 ,对流层顶附近有反环流生成 ,然后迅速向南运动 ,副高也随之迅速南退。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关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垂直环流结构和年际变动特征及其机制研究(英文) [J].
何金海 ;
周兵 ;
温敏 ;
李峰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1, (04) :497-510
[2]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影响II:陆面感热与东太平洋副高 [J].
刘屹岷 ;
刘辉 ;
刘平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1999, (04) :385-396
[3]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带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Ⅰ:尺度分析 [J].
吴国雄 ;
刘屹岷 ;
刘平 .
气象学报, 1999, (03) :2-8
[4]   副高北进过程的个例数值研究 [J].
张道民 ;
纪立人 ;
王盘兴 ;
李双林 .
大气科学, 1999, (03) :3-5
[5]   夏季经圈环流的调整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关系 [J].
袁恩国 .
大气科学 , 1981, (01) :60-68
[6]   东亚和太平洋上空平均垂直环流——(一)夏季 [J].
叶笃正 ;
杨广基 ;
王兴东 .
大气科学, 1979, (01) :1-11
[7]   夏季亚洲南部100毫巴流型的变化及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 [J].
陶诗言 ;
朱福康 .
气象学报, 1964, (04) :385-396
[8]   1958年8月4—12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退过程的研究 [J].
袁恩国 ;
谭同量 ;
李云林 .
气象学报, 1964, (02) :162-173
[9]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朱乾根 编,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