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和谐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创新

被引:2
作者
贺善侃
机构
[1] 东华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革命和建设是同时存在的社会主义两方面本质内涵,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判断,凸现了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注重和谐的实践主题,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创新;它立足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把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过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相统一,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提到了一个新境界;它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科学内涵和奋斗目标的新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胡锦涛; 报告.民族出版社.2007,
[2]  
江泽民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6,
[3]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3,
[4]  
毛泽东选集.[M].毛泽东 著.人民出版社.1991,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6]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M].(德)威廉·魏特林(WilhelmWeitling)著;孙则明译;.商务印书馆.1960,
[7]  
傅立叶选集.[M].(法)傅立叶著;汪耀三译;.商务印书馆.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