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和平如何可能?——康德《永久和平论》与罗尔斯《万民法》的批判性解读

被引:15
作者
万俊人
机构
[1]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关键词
康德; 罗尔斯; 永久和平; 万民法; 正义的和平;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04.05.001
中图分类号
B516 [德国哲学];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本文从政治伦理的视角对康德的《永久和平论》和罗尔斯的《万民法》这两篇重要的文本作了批评性的解读和比较,并得出了如下结论:即,只有平等的人权真正优先于民族-国家的政治权力,人类世界之正义的和平才有可能。就此而言,康德的《永久和平论》虽然过于理想化,却比罗尔斯的《万民法》更具有普世意义,因为后者对自由国家甚至是自由政体的过度偏执,妨碍了其对民族文化差异与国家政治差异的宽容。尽管罗尔斯本人宣称《万民法》仍然遵循着《永久和平论》的思想理路,实际上却是康德立场的退却。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文明对话:伊拉克战争的哲学解读(学术笔谈) 谁之正义?何种合法性? [J].
万俊人 .
河北学刊, 2003, (05) :19-25+39
[2]  
文化与公共性[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汪晖, 2005
[3]  
政治自由主义[M]. 译林出版社 , (美)约翰·罗尔斯(JohnRawls)著, 2000
[4]  
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 当代中国出版社 , (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AlasdairMacintyre)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