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被引:43
作者
周弘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模式; 北京共识; 中国道路; 国际规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中国成立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世界热衷于讨论是否存在某种"中国模式"或"北京共识"。"模式"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发展道路的独特性,二是发展道路的可输出性和可效仿性。从前一层含义上来看,中国的发展的确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中国模式。中国发展道路是在中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在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条件下而实现的,其本质就是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而拒绝资本的扩张和奴役。全球化伴随着全球资本力量的无限膨胀,世界政治、经济都沦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奴役之下,中国的发展道路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显示出其独特性。同时,中国也不会向外输出自己的发展模式,通过对和谐、平等和多样性的追求,中国道路的成功将改变现有国际规则和全球发展观念。在国际上,中国道路的畅通也证明了单一发展模式与模式可输出理论的简单和偏颇。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5+205 +20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方式、途径和手段 [J].
施雪华 ;
孙发锋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04) :22-28+159
[2]  
什么是全球史.[M].(美) 柯娇燕;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新帝国主义.[M].(英) 哈维 (Harvey;D.) ;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  
美国处在十字路口.[M].(美) 福山;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  
欧盟治理模式.[M].周弘;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  
江泽民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6,
[7]  
江泽民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6,
[8]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M].新华月报编;.人民出版社.2005,
[9]  
民族与民族主义.[M].(法)吉尔·德拉诺瓦(GilDelannoi)著;郑文彬;洪晖译;.三联书店.2005,
[10]  
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德]赫尔穆特·施密特 著;柴方国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