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战后国际局势对新加坡华文教育演变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
周聿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
周聿峨
曾品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
曾品元
机构
:
[1]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
来源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年
/ 01期
关键词
:
国际关系;
新加坡;
华文教育;
演变的影响;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533.99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1965年新加坡独立 ,鉴于当时国际关系的影响和东西方冷战的制约 ,新加坡采取了追求认同东南亚、认同马来亚、迅速“脱华”的政策。华语虽是新加坡多数民族———华族的母语过 ,但新国家领导人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考虑 ,未将华语定为国语 ,华文华语的使用价值每况愈下。 2 0世纪 90年代后 ,国家重新重视华文教育 ,采取各种措施 ,提高母语教育水平 ,但华族的母语教育前景仍不容乐观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新加坡的华文教育和就业
鲍习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鲍习侣
方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方微
[J].
南洋资料译丛,
1990,
(01)
: 82
-
90
[2]
新加坡的两种语文教育
黄松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松赞
[J].
东南亚研究资料,
1984,
(03)
: 57
-
63
[3]
民族文化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张文勋等著, 1998
[4]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张焕庭 主编, 1979
←
1
→
共 4 条
[1]
新加坡的华文教育和就业
鲍习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鲍习侣
方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方微
[J].
南洋资料译丛,
1990,
(01)
: 82
-
90
[2]
新加坡的两种语文教育
黄松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松赞
[J].
东南亚研究资料,
1984,
(03)
: 57
-
63
[3]
民族文化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张文勋等著, 1998
[4]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张焕庭 主编, 197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