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协商治理与人权实现

被引:72
作者
王浦劬
机构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 协商治理; 人权实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1.5 [公民权利与义务];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中国的协商治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泛普遍真实运行于政治和社会层面,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其政治属性而言,它是基于政治组织和公民的政治权利,以协商和对话的程序和形式达成共识或者协调分歧,以实现公共治理目标的特定政治机制。就其前提和基础而言,中国的协商治理具有政治、法律、治理主体及其相互关系、治理事务属性、治理主体权能和公民文化等多方面基础。中国协商治理具有多方面基本特性,这些特性体现着中国特色的民主治理,而它与人权实现的高度关联性,则从一个角度体现着中国特色的人权实现途径和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行政法的治理逻辑 [J].
罗豪才 ;
宋功德 .
中国法学, 2011, (02) :5-26
[2]   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J].
陈家刚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2) :9-17
[3]   有效政治与大国成长——对中国三十年政治发展的反思 [J].
林尚立 .
公共行政评论, 2008, (01) :38-66+198
[4]  
政治协商: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J]. 虞崇胜,王洪树.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 2007(02)
[5]   协商民主的价值和意义 [J].
燕继荣 .
科学社会主义, 2006, (06) :28-31
[6]   商议式民主与中国的地方经验:浙江省温岭市的“民主恳谈会” [J].
郎友兴 .
浙江社会科学, 2005, (01) :31-36
[7]   协商民主引论 [J].
陈家刚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03) :26-34
[8]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建设[N]. 郑言.光明日报. 2011 (011)
[9]  
软法亦法[M]. 法律出版社 , 罗豪才, 2009
[10]  
政治学基础[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浦劬等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