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5
作者
冯艳 [1 ,2 ]
机构
[1] 沈阳师范大学计算机与数学基础教学部
[2]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灰色关联度分析;
D O I
10.19496/j.cnki.ssxb.2011.04.010
中图分类号
F224.9 [经济数学方法的应用]; F127 [地方经济]; F121.3 [产业结构];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0201 ; 0201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省,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过程在老工业地区转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多因素变量的特点,文中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了各产业就业人数、总就业人数与产业结构系数的灰色关联度,就计算结果分析了辽宁省1980-2009年间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变动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关系,揭示了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就业结构转变滞后于产业结构转变的事实,并提出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 [J].
周建安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 (05) :94-98
[2]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 [J].
李仲生 .
人口与经济, 2003, (02) :43-47
[3]   重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与对策研究 [J].
卜鸥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2) :20-25
[5]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失衡的实证分析 [J].
陈桢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10) :32-37
[6]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机制构建——基于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实证 [J].
周兵 ;
徐爱东 .
软科学, 2008, (07) :84-87
[7]   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 [J].
夏杰长 .
中国工业经济, 2000, (01)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