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福建近海主要底层经济鱼类的种群动态
被引:21
作者:
卢振彬
戴泉水
颜尤明
机构:
[1]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
来源:
关键词:
种群结构;
生态学;
捕捞死亡;
底层鱼类;
福建近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5 [资源增殖和种群结构];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本文研究了1994年福建近海底拖网渔船主要捕捞对象──带鱼、白姑鱼、二长棘鲷、短尾大眼鲷和条尾绯鲤5种底层和近底层鱼类的种群结构、生长和死亡参数及其开发比率。与1976年比较,带鱼渔获的最大年龄由1976年7龄降至1994年的4龄,白姑鱼、二长棘鲷和短尾大眼鲷由1976年或1982年的5龄降至1994年的3龄。条尾绯鲤由1976年的5龄降至1994年的4龄;带鱼的捕捞死亡系数由1976年的0.491上升到1994年的0.956。二长林鲷由0.340上升到1.273。短尾大眼鲷由 0. 505上升到 0. 868。条尾绯鲤由 0. 576上升到 0. 924。白姑鱼由 1982年的 0. 235上升到 1994年的 0.789;开发比率均比 1976年或 1982年有较大提高,分别在0.495~0.706,呈现充分开发或过度利用。并讨论了种群变动原因,捕捞结构和底拖网捕捞力量调整及5种鱼类的最小可捕标准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5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