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牧草及三种草坪草种子寄藏真菌检测初探

被引:10
作者
龚月娟
李健强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牧草; 草坪草; 种子样品; 种子寄藏真菌; 带菌率; 出苗率; 病苗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39 [良种繁育];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采用PDA平皿法和滤纸法检测了市售5个牧草品种和3个草坪草品种种子样品寄藏真菌的情况,并就分离获得的真菌对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种子样品带菌率为0~70.5%,分离获得的35个真菌分离物大多属于镰刀菌(Fusariumspp.)、链格孢菌(Alternariaspp.)、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spp.)、小核菌(Sclerotiumsp.)、匍柄霉菌(Stemphyliumspp.)和曲霉菌(Aspergillusspp.)。供试样品中假俭草和波多马各(鸭茅)种子带菌率较高,在PDA平皿检测中其未经表面消毒处理的种子带菌率分别为48.4%和70.5%,表面消毒处理种子带菌率分别为40.8%和28.8%,分离获得的种子寄藏真菌对假俭草和波多马各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较小。圣地亚哥(南苜蓿)和菊苣种子带菌率较低,但分离获得的真菌对其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较大。以镰刀菌与匍柄霉菌接种过的南苜蓿种子出苗率分别比未经表面消毒且未接种真菌的对照低44.0%和21.7%,出苗后的病苗率分别为22.7%和29.7%;以链格孢菌与曲霉菌接种过的菊苣种子的出苗率分别比未经表面消毒且未接种真菌的对照低22.0%和27.5%,出苗后的病苗率分别为2.3%和29.3%。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饲用植物.[M].陈默君;贾慎修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植病研究方法.[M].方中达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  
牧草病害.[M].韩金声;侯天爵;罗禄怡 编著.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
[4]  
种子病理学.[M].(丹)尼尔高(Neergaard;P.);狄原渤等译;.农业出版社.1987,
[5]  
真菌鉴定手册.[M].魏景超 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6]   施氮肥对高羊茅种子质量和产量组成的影响 [J].
马春晖 ;
韩建国 ;
张玲 ;
程军 ;
段黄金 ;
杨忠良 ;
董玉民 ;
陈建新 .
草业学报, 2003, (06) :74-78
[7]   新疆高羊茅种子发育生理生化变化的动态研究 [J].
马春晖 ;
程军 ;
韩建国 ;
陈建新 ;
杨忠良 ;
董玉民 .
草业学报, 2002, (04) :76-80
[8]   五种豆科林草种子带菌检测及药剂消毒处理效果 [J].
杨峻 ;
刘西莉 ;
王慧敏 ;
李健强 ;
张龙 .
种子, 2002, (01) :20-21
[9]   建立中国的牧草病害可持续管理体系 [J].
南志标 .
草业学报, 2000, (02) :1-9
[10]   苜蓿种子传带真菌及其致病性测定 [J].
李春杰 ;
南志标 ;
朱廷恒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8, (S1) :12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