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中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现状

被引:34
作者
李修峰 [1 ]
黄道明 [2 ]
谢文星 [2 ]
谢山 [2 ]
常秀岭 [2 ]
杨汉运 [2 ]
张友谦 [3 ]
何家庆 [4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2]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3] 襄樊市渔政船检港监管理处
[4] 襄樊市水利局
关键词
汉江中游; 漂流性卵; 鱼类; 产卵场;
D O I
10.16535/j.cnki.dlhyxb.2006.02.003
中图分类号
S932.4 [鱼类资源调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于2004年5~8月对汉江中游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汉江中游现有产漂流性卵的鱼类16种,其中经济鱼类仅有草鱼C tenopharyngodon idellus、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鲢Hypophthalm ichthysm 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长春鳊Parabram is pekinensi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等8种;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和产卵的规模与江水的温度、流量、流速、涨水持续的时间紧密相关;汉江中游干流和支流唐白河共有11个经济鱼类产卵场,20个小型鱼类产卵场;干流鱼类产漂流性卵1 632 651万粒,“四大家鱼”、其它经济鱼类和小型鱼类分别占0.57%、2.23%和97.20%;支流唐白河鱼类产漂流性卵52 985万粒,“四大家鱼”、其它经济鱼类、小型鱼类分别占0、14.15%和85.85%。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产漂流性卵鱼类种类减少9种,全部为经济鱼类;汉江中游干流产卵量增加2.59倍,支流唐白河的产卵量减少76.17%;“四大家鱼”和其它经济鱼类分别减少89.97%和80.17%;干流王甫洲和襄樊的2个重要经济鱼类产卵场与支流唐白河12种经济鱼类的产卵场消失,而小型鱼类产卵量增加9.48倍。汉江中游经济鱼类资源呈衰退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汉江中游银鮈的繁殖生物学 [J].
李修峰 ;
黄道明 ;
谢文星 ;
杨汉运 ;
常秀岭 ;
杜俊成 .
水利渔业, 2005, (02) :23-24+60
[2]   汉江中下游水质现状及污染趋势分析 [J].
张九红 ;
敖良桂 .
水资源保护, 2004, (03) :46-48+70
[3]   南水北调中线与汉江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关系研究 [J].
刘丙军 ;
邵东国 ;
许明祥 ;
阳书敏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3, (06) :6-9
[4]   汉江中下游江段藻类现状调查及“水华”成因分析 [J].
况琪军 ;
谭渝云 ;
万登榜 ;
张家玉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1) :64-71
[5]   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及其保护对策 [J].
刘建康 ;
曹文宣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2, (01) :17-23
[6]   长江干流和汉江的鳡鱼繁殖习性及其胚胎发育 [J].
梁秩燊 ;
易伯鲁 ;
余志堂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84, (04) :389-403
[7]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后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调查 [J].
Survey Team of Spawning Grounds of Domestic Fishes in Chanjiang River .
水产学报, 1982, (04) :287-305
[8]   兴修水利枢纽后汉江产漂流性卵鱼类的繁殖生态 [J].
周春生 ;
梁秩燊 ;
黄鹤年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80, (02) :175-188
[9]   汉水河谷的地貌及其发育史 [J].
沈玉昌 .
地理学报, 1956, (04) :296-323
[10]  
鱼类分类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孟庆闻等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