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暂时性脑缺血大鼠线粒体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10
作者
钟淑波 [1 ]
李忠仁 [2 ]
王次霞 [1 ]
陈伯英 [1 ]
机构
[1]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针刺原理研究所
[2]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针灸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电针; 氧化应激; 线粒体; 细胞色素C氧化酶; 线粒体DNA;
D O I
10.13702/j.1000-0607.2006.06.008
中图分类号
R245.9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对电针抗氧化应激参与缺血再灌注脑功能损伤的保护机制作进一步探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分成4组:模型组(MCAO)、模型+电针组(MCAO+EA)、假手术组(Sham)和假手术+电针组(Sham+EA)。电针穴位取“水沟”和“百会”。以比色法测定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以凝胶电泳法检测线粒体DNA的损伤。结果:MCAO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比Sham组显著性降低;MCAO+EA组给予电针处理后,酶活性虽然仍低于Sham组,但比MCAO组明显升高,而电针对Sham组没有明显的影响。凝胶电泳显示MCAO组核心区形成DNA梯形条带,半影区存在一定程度的DNA链断裂性损伤;电针可以减轻半影区DNA的损伤程度,而对核心区DNA损伤无明显改善。结论:缺血早期给予电针治疗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减轻半影区线粒体DNA的氧化性损伤,调整线粒体呼吸链关键酶功能,缓解了脑细胞的氧化应激,从而保护脑梗塞区部分受损细胞的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Programmed cell death via mitochondria: Different modes of dying[J] . M. Bras,B. Queenan,S. A. Susin.Biochemistry (Moscow) . 2005 (2)
  • [2] Mitochondrial metabolism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reyev, AI
    Kushnareva, YE
    Starkov, AA
    [J]. BIOCHEMISTRY-MOSCOW, 2005, 70 (02) : 200 -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