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周期数字化面波记录与中国东南地区地壳结构

被引:10
作者
胡家富
庄真
滕吉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云南大学地球物理系
[3]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云南大学计算中心
[4] 昆明
[5] 昆明
[6] 北京
基金
中国科学院基金;
关键词
数字化面波记录; 混合路径频散; 纯路径频散; 三维速度结构; 中国东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使用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首次对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中长周期面波记录进行处理,获得穿过东南地区的82条勒夫波频散数据.使用随机反演理论,获得了东南沿海地区4°×4°网格的纯路径频散数据.这些频散的周期为1.95—68.27s,弥补了长周期面波所不能分辨的浅层结构.在网格反演的基础上,使用Harkrider的面波及演程序得出了中国东南地区的地壳和上地幔结构,浅部可分辨到1km,深部可达80km.在分辨率保证的前提下得出东南地区深至80km的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584 / 59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攀西构造带的地热活动特征与裂谷带性质的研究 [J].
魏斯禹 ;
胡忠义 ;
邓肖粤 ;
滕红渊 .
地震研究, 1988, (06) :585-596
[2]   攀西古裂谷构造带“复苏”的地球物理判据 [J].
滕吉文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8, (02) :193-201
[3]   江西永平爆破北西测线资料再解释 [J].
朱良保 ;
宋仲和 .
地球物理学报, 1987, (02) :169-177
[4]   华北地区的地震层面成象 [J].
刘福田 ;
曲克信 ;
吴华 ;
李强 ;
刘建华 ;
胡戈 .
地球物理学报, 1986, (05) :442-449+529
[5]   中国大陆和边缘海的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 [J].
宋仲和 ;
安昌强 ;
陈立华 ;
仇志荣 .
地震学报, 1986, (03) :263-274
[6]   南海北部区域构造和陆壳向洋壳的转化 [J].
费鼎 .
地球物理学报, 1983, (05) :459-467
[7]   中国南北地震带(北段、中段)的深部环境与地震关系的初步探讨 [J].
毛桐恩 ;
姚家榴 .
地震地质, 1982, (02) :21-31
[8]   华北平原邢台地震活动地区的上地幔结构和地幔低速层 [J].
滕吉文 ;
魏斯禹 ;
李金森 ;
赵静娴 .
地球物理学报, 1982, (01) :58-64
[9]   利用地震面波研究中国地壳结构 [J].
冯锐 ;
朱介寿 ;
丁韫玉 ;
陈国英 ;
何正勤 ;
杨树彬 ;
周海南 ;
孙克忠 .
地震学报, 1981, (04) :33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