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形成过程的物理模拟

被引:35
作者
张春生
刘忠保
施冬
程启贵
张荣彬
马超亚
机构
[1] 成都理工学院!成都,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荆州,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荆州,长庆石油勘探局第三采油厂!银川,长庆石油勘探局第三采油厂!银川,长庆石油勘探局第三采油厂!银川
关键词
三角洲砂体;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物理模拟; 形成过程;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三角洲砂体是已开发油气田中最重要的储集类型之一 ,对该类砂体的形成过程开展物理模型研究以预测储集砂体的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统长 6三角洲砂体为模拟原型 ,对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形成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研究。指出长 6三角洲储层主要是在基准面下降过程中 ,由水下分流河道的频繁分汊、交汇、叠合、迁移形成的。由于受到不同期水下分流河道的切割 ,河口坝保持时间较短而欠发育。实验结果与油田地质研究 ( 14口井资料 )对比表明 ,砂体组成及粒度参数的符合率达73% ,砂层厚度分布的符合率达 62 %~ 81% ,沉积微相展布的符合率达 58%。实验过程显示 ,水下分流河道的变迁与湖平面的下降速率及活动底板的运动强度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歧北凹陷舌状砂体沉积模拟实验 [J].
张春生 ;
刘忠保 ;
曹跃华 ;
赖志云 ;
高玉华 ;
张服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02) :178-183
[2]  
现代河湖沉积与模拟实验[M]. 地质出版社 , 张春生,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