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作用

被引:25
作者
李秀敏
邓源
机构
[1] 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药剂科
关键词
酒精中毒; 中枢神经系统; 综述文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1.02 [神经病理学、病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 ; 071006 ;
摘要
目的:了解过量乙醇摄入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作用,并从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等方面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过程。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3-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alcoholabuse,NS,mechanism,injury,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出包含研究目的的文献,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非随机对照试验。③前后对照试验。排除标准为重复性研究和研究目的无直接关系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找出相关性强的文献40篇,并查找全文,其中10篇涉及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研究意义的,30篇涉及乙醇与中枢神经递质的作用。排除重复的23篇,共17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饮酒可刺激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释放,通过阿片受体介导发挥作用。乙醇对多巴胺系统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其大脑中富含多巴胺的区域神经元兴奋性增强,伴随情绪高涨,精神运动性兴奋等表现。5-羟色胺是中枢重要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受体的功能有第二信使系统的参与,其间需G-蛋白介导并有离子通道开关变化,由此可以看出乙醇可以影响5-羟色胺受体活性。γ-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系统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长期饮酒可以改变γ-氨基丁酸基因表达,降低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型受体功能,产生大脑功能障碍。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对长期突触电位和学习记忆均有重要作用,酗酒者常发生酒中毒性记忆缺失,与乙醇抑制海马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有关,长期饮酒者脑内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密度增加,可能是乙醇对谷氨酸系统抑制后出现的代偿反应。单胺氧化酶在乙醇损伤患者活性降低,被看作是乙醇损伤的状态标志。结论: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及机制与内源性阿片受体、多巴胺神经递质、5-羟色胺受体、γ-氨基丁酸递质、谷氨酸能递质、单胺氧化酶等有关。乙醇可兴奋内源性阿片受体、多巴胺神经递质,影响5-羟色胺受体活性,γ-氨基丁酸递质的基因表达,抑制谷胺酸能递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3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