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务问题研究

被引:3
作者
王宁
机构
[1]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宽严相济; 诉讼程序; 证明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具有实体与程序上的双重价值,在实体方面,其有利于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犯罪事实,配合司法机关依法调查案件,从而取得轻缓处理,在程序方面,其能够简化诉讼程序、分流部分刑事案件、提高司法效率。作为一项改革举措,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仍有许多需要探索和完善之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研究 [J].
汪海燕 ;
付奇艺 .
人民检察, 2016, (15) :9-16
[2]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国语境下的关键词展开 [J].
魏晓娜 .
法学研究, 2016, 38 (04) :79-98
[3]   职务犯罪嫌疑人供述激励机制的构建 [J].
彭玉伟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2 (02) :105-116
[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J].
陈卫东 .
中国法学, 2016, (02) :48-64
[5]   认罪从宽制度完善的基本路径 [J].
王海英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4 (04) :75-78+83
[6]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J].
沈德咏 .
中国法学, 2015, (03) :5-19
[7]   完善被告人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的若干思考 [J].
左卫民 ;
吕国凡 .
理论视野, 2015, (04) :39-41
[8]   认罪态度对法官判决影响的实证分析 [J].
胡铭 ;
冯姣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2) :125-131
[9]   认罪案件办理机制研究——以建立全程性速审程序为中心 [J].
娄云生 ;
马静华 ;
李斌 .
人民检察, 2010, (03) :36-40
[10]   论中国特色被告人认罪案件诉讼程序的构建 [J].
樊崇义 ;
吴光升 .
人民检察, 2008, (14)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