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枯梢病侵染循环与病原菌生活史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张文勤
欧兆胜
机构
[1] 尤溪县林业委员会
关键词
毛竹枯梢病; 毛竹; 生活史; 单循环病害;
D O I
10.13324/j.cnki.jfcf.1993.03.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毛竹枯梢病在福建以病竹竹筒内菌丝体及1~3级病侧枝的子实体越冬,翌年4月底至5月初产生大量的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当年新竹展枝放叶期的1~3级侧枝节叉处形成的自然伤口侵入,潜育期1~3个月,有的长达1~2年。7~8月高温干旱季节为发病高峰期,10月底基本停止扩展,11月至翌年2月为病菌越冬期。毛竹枯梢病的侵染循环属于多侵染点一次性侵染的单循环病害类型。自然条件下,竹喙球菌在病竹侧枝节又处产生单生或混生的子囊壳和分生孢子器,其生活周期属于真菌的完全发育循环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毛竹枯梢病症状、病原形态与生物学研究 [J].
邱子林 ;
黄建河 ;
林强 ;
黄炳荣 ;
林际朗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1, (04) :411-417
[2]   毛竹枯梢病菌系喙球菌属(Ceratosphaeria)一新种 [J].
张素轩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2, (01) :154-158
[3]  
林木病理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周仲铭 主编, 1990
[4]  
中国森林病害[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