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色水稻的遗传及其在光敏不育系育种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19
作者
潘学彪
陈宗祥
董桂春
汤达翥
李欣
于恒秀
程祝宽
机构
[1] 江苏农学院农学系!扬州,,江苏农学院农学系!扬州,,江苏农学院农学系!扬州,,江苏农学院农学系!扬州,,江苏农学院农学系!扬州,,江苏农学院农学系!扬州,,江苏农学院农学系!扬州,
关键词
紫稻; 光周期敏感雄性核不育系; 标志基因;
D O I
10.16288/j.yczz.1995.03.010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研究表明,本院获得的一种紫色水稻的植株色遗传受控于C、A、Pl3个独立基因座位上显性基因的互补作用,另有一独立的显性基因对Pl基因的表达起抑制作用.由于该抑制基因在籼稻中的高频率存在,因而,紫稻与一般绿稻品种杂交F1多表现为绿株.紫稻光敏不育(株)系的不育性表达和配合力表现,均可达到与普通光敏不育系相似的水平.本文还讨论了选育籼型紫稻光敏不育系设想的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光照诱导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育性转变的敏感期及其发育阶段的探讨 [J].
元生朝 ;
张自国 ;
许传桢 .
作物学报, 1988, (01) :7-13
[2]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的研究与利用 Ⅰ.育性的稳定性观察研究 [J].
卢兴桂 ;
王继麟 .
杂交水稻, 1986, (01) :21-26
[3]   对光照长度敏感的隐性雄性不育水稻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J].
石明松 .
中国农业科学, 1985, (02) :44-48
[4]   晚粳自然两用系选育及应用初报 [J].
石明松 .
湖北农业科学, 1981, (07) :1-3
[5]  
作物育种学[M]. 农业出版社 , 西北农学院主编,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