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芒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蔡文华
裴建文
机构
[1] 天水地区农科所
[2] 天水农业学校
关键词
产量构成因素; 千粒重; 不去; 差异; 产量构成因子; 绿色器官; 结实率; 光合产物; 籽粒形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当前在小麦栽培上,部分群众喜欢无芒品种。认为无芒品种实在,因此育种界也有优先选育无芒品种的倾向。究竟有芒品种好还是无芒品种好,应从芒的功能及其是否影响产量去认识。过去有人对芒作过结构解剖,光合效率,固定CO2能力以及有、无芒品种产量差异等方面的研究。曾有人用十年时间对198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26次试验,结果有芒品种比无芒品种每亩平均增产19.15斤,认为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无芒品种的秕粒较多。据报道,收获时麦粒中干物质的26%来自穗本身的光合产物,其中10%左右是由芒制造的。但麦芒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如何?研究这些问题对于从理论上进一步去认识芒的作用是有益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