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厌氧消化中氢分压的降低途径探讨

被引:5
作者
王长文
蒲贵兵
吕波
何东
尹洪军
机构
[1]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厌氧消化; 污泥; 氢分压; 生物因子; 非生物因子; 种间氢转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从生物因子及非生物因子的角度出发,对污泥厌氧消化中氢分压的降低途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种间氢转移、生物固定床、不搅拌或缓慢搅拌、减小互营联合微生物之间的距离、适当提高体系pH值、适当降低体系温度、降低水力停留时间、设计有利于氢气释放的厌氧消化反应器、采用惰性气体(如氩气、氮气等)对发酵液中产生的氢气进行吹脱等均可有效降低消化体系的氢分压,进而对消化反应产生积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熵分析附视频 [J].
蒲贵兵 ;
甄卫东 ;
张记市 ;
孙可伟 ;
吴满昌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01) :72-76
[2]   活性污泥工艺中污泥减量化技术研究进展 [J].
胡和平 ;
刘军 ;
罗刚 ;
张文辉 ;
刘斌 .
水资源保护, 2007, (06) :32-35+39
[3]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performance of anaerobic diges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J]. ZHANG Ji-shi1,2,*, SUN Ke-wei1, WU Man-chang2, ZHANG Lei1 (1.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Solid Waste Resource Recovery, Kunmi ng 650033, China. 2. Facult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Kunming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 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6(04)
[4]   氢分压对种间氢转移的影响 [J].
李建昌 ;
张无敌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21-25
[5]   硫酸盐还原过程中氢分压的平衡与调节 [J].
彭晶 ;
王爱杰 ;
任南琪 ;
刘广民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4, (10) :1288-1290+1293
[6]   有机垃圾厌氧处理的微生物作用原理 [J].
周少奇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9) :81-84
[7]  
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关键生态因子强化研究[D]. 张记市.昆明理工大学. 2007
[8]  
泔脚厌氧发酵产氢的研究[D]. 蒲贵兵.昆明理工大学. 2008
[9]   Degradation of volatile fatty acids in highly efficient anaerobic digestion [J].
Wang, QH ;
Kuninobu, M ;
Ogawa, HI ;
Kato, Y .
BIOMASS & BIOENERGY, 1999, 16 (06) :407-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