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酸雨下土壤中铜、镉行为及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32
作者
谢思琴
周德智
顾宗濂
吴留松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研究实验室
关键词
酸雨; CU; Cd; 生物毒性;
D O I
10.13227/j.hjkx.1991.02.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论述模拟酸雨下红壤、黄棕壤和黑土中Cu、Cd行为及急性毒性效应.试验表明:(1)模拟酸雨对添加性土壤Cu、Cd的淋溶有一定的影响,随着降水酸度的增大,土壤中Cu、Cd的淋出量增加,但增加的程度与土壤类型、添加金属的浓度和种类有关,相同酸度下,红壤中Cu、Cd的淋出量远大于黄棕壤和黑土,淋出率随着沉降酸度而改变的程度也最显著,酸雨对黑土中Cu、Cd淋溶影响最小.Cd对酸雨淋溶的敏感性大于Cu.(2)模拟酸雨对土壤中Cu、Cd形态影响较为明显,随着酸雨pH的降低,黄棕壤和黑土中部分Cu、Cd形态明显地向着交换态转化,红壤中部分Cu、Cd形态明显地向着水溶态转化.(3)模拟酸雨对土壤中Cu、Cd的生物毒性影响很大,但这种影响同时又受土壤类型相当大的制约,红壤中毒性影响最大,黑土中毒性影响最小,表明三类土壤的抗酸能力顺序为黑土>黄棕壤>红壤.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94 +94-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土壤对酸沉降缓冲机制探讨
    廖柏寒
    李长生
    [J]. 环境科学, 1989, (01) : 30 - 34+96
  • [2] 土壤污染的机理与解析[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日)〓谷政夫编著, 1988
  • [3] 中国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熊毅, 1987
  • [4] 土壤的电化学性质及其研究法[M]. 科学出版社 , 于天仁等编著,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