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仰的现代性问题——以国家公祭圣祖先贤为例

被引:18
作者
李向平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中国信仰; 国家仪式; 象征权力; 现代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摘要
近年,中国人关于国祭、公祭的争论,实际上是表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意义建构与意义冲突层面上的重大问题。对于传统圣祖实行国祭或公祭的关键,不在于祭典的操办及其国家形式,而是在于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共同信仰的现代性构成,以及信仰构成的神圣资源、实践模式如何建构的问题。它们构成了以中国信仰认同为中心的现代性政治——文化方案。所以,国祭、公祭的争论焦点,进一步涉及的,是中国信仰的公私之辨,中国信仰与中国人的集体认同、社会认同甚至是政治认同的边界是否存在及如何建构等重大问题。国家公祭圣祖的现象,表达了中国当代信仰的差序格局、公私之辨及其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218 +2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 [J].
阎云翔 .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201-213+245
[2]   基督信仰中国本土化的症结 [J].
唐逸 .
战略与管理, 1998, (01) :111-118
[3]  
巫术的一般理论.[M].(法) 莫斯;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理性与信仰.[M].唐逸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  
文化、权力与国家.[M].(美)杜赞奇(PrasenjitDuara)著;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