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农业产生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机理

被引:5
作者
胡新艳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合同农业; 交易成本; “公司+农户”;
D O I
10.19337/j.cnki.34-1093/f.2009.06.006
中图分类号
F323.5 [农业商品生产、农业劳动生产率];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在"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中,通过合同建立交易关系是普遍的组织形式。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分析表明:受农业特性以及农产品市场结构转变的影响,随着组织形式向科层或市场集中,组织成本曲线将出现非线性的增长趋势。采用合同交易方式是公司、农户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对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进行权衡的选择结果,由此获得相对于企业与市场的组织优势。但在实践中,契约合作型"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所蕴涵的优势并非完全无条件地展示,组织优势的发挥依赖于好的治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成效及未来发展思路 [J].
黄连贵 ;
张照新 ;
张涛 .
经济研究参考, 2008, (31) :23-33
[2]   订单农业的运行机理和稳定性分析 [J].
生秀东 .
中州学刊, 2004, (06) :37-40
[3]   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形成的动因与线索 [J].
赵德余 ;
温思美 .
农村经济, 2004, (04) :5-8
[4]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识、问题及对策 [J].
孔祥智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 (05) :1-5
[5]   不完全合约与履约障碍——以订单农业为例 [J].
刘凤芹 .
经济研究, 2003, (04) :22-30+92
[6]   “公司+农户”模式初探——兼论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J].
杜吟棠 .
中国农村观察, 2002, (01) :30-38
[7]   劣市场、准市场与农业产业化——“公司+农户”运行机制探析 [J].
生秀东 .
农业技术经济, 2001, (06) :53-57
[8]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 商务印书馆 , (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OliverE.Williamson)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