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性质与人民币的未来选择——兼论亚洲货币合作

被引:67
作者
张宇燕 [1 ]
张静春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2] 中国银监会国际部
关键词
货币; 计价单位; 交易媒介; 流通域; 人民币国际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1 [世界货币]; F822 [中国货币];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不同于主流经济学从市场的角度看待货币,认为货币是交易媒介,其对真实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观点,本文从货币作为计价单位的属性出发,指出货币具有国家和权力的特征,它反映建立在国家权威基础上的社会信用关系。货币是真实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国际货币体系并非一个中性的体系。货币是国家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拥有国际货币地位不仅能为货币发行国带来现实的铸币税和金融服务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它使货币发行国享有影响别国的货币政策的主动权,并得以主导国际上货币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从而长期影响别国的经济发展。此外,拥有国际货币地位还为货币发行国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便利,从而有利于维护和巩固一个倾向于货币发行国利益的国际金融体系。大国谋求不断扩大本国的货币流通域,并竭力排斥别的国家竞争和取代自己的位置。国际体系中的大国关系史同时也是一部货币主权的斗争和变迁史。本文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建立起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国际地位,以维护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就目前来看,中国尚不具备走人民币直接国际化的条件,而选择符合亚洲共同利益的区域货币合作路线更具有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 / 43
页数:35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美元的经验证据——兼论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 [J].
陈雨露 ;
王芳 ;
杨明 .
经济研究, 2005, (02) :35-44
[2]   论人民币国际化——基于人民币周边流通的分析 [J].
徐洪水 .
上海金融, 2004, (05) :41-43
[3]   美元化:现实、理论及政策含义 [J].
张宇燕 .
世界经济, 1999, (09) :17-25
[4]  
货币、方法与市场过程[M]. 新星出版社 , (奥) 米塞斯, 2007
[5]  
货币的非国家化[M]. 新星出版社 , (英) 哈耶克, 2007
[6]  
经济通史[M]. 上海三联书店 , (法) 韦伯, 2006
[7]  
货币制度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劳伦斯·H.怀特(LawrenceH.White)著, 2004
[8]  
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M]. 中信出版社 , 张宇燕, 2004
[9]  
货币经济学前沿[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美) 史密森 (Smithin, 2004
[10]  
中国货币理论史[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叶世昌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