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作为“权宜之计”的后现代性:对微电影文化的解读
被引:7
作者
:
常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常江
机构
: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来源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3年
/ 35卷
/ 07期
关键词
:
微电影;
政治表达;
力量;
创作者;
传播模式;
后现代性;
后现代文化;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J905 [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
学科分类号
:
13 ;
1301 ;
摘要
:
<正>一、微电影的前世今生从字面上看,微电影即微型电影,但显然这种字面意义上的描述不足以覆盖该现象的全部内涵。不少对微电影感兴趣的国内学者依照自己的研究旨趣,对其做出了或大同小异、或独辟蹊径的定义。综合研究者们的智慧,我们大致可以认为微电影具有如下一些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短片(short film)不同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1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