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直流锅炉蓄热的分析与计算

被引:15
作者
秦志明
刘吉臻
张栾英
谷俊杰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超临界直流锅炉; 受热面; 水蒸气; 蓄热系数; 机理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K221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摘要
根据水和水蒸气的热力性质,将超临界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分为过冷水段、过渡段和过热段,通过机理分析和模型简化,采用集总参数法建立蒸发受热面、分离器和过热器的模型,利用锅炉结构设计数据计算不同负荷下锅炉的蓄热系数,并对某1 0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进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当锅炉在亚临界状态下运行时,随着压力的变化,水冷壁内工质蓄热的变化量大于超临界状态下的变化量;金属的蓄热远大于工质的蓄热,过热器的蓄热占整个锅炉蓄热的70%左右;超临界锅炉的蓄能系数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汽包锅炉蓄热分析与计算 [J].
刘吉臻 ;
秦志明 ;
张栾英 ;
谷俊杰 .
动力工程学报, 2012, 32 (02) :96-100
[2]   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蒸发管超温预报 [J].
刘福国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35) :18-25
[3]   超临界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静态数学模型 [J].
刘福国 ;
董信光 ;
侯凡军 ;
姬中国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20) :12-17
[4]   汽包锅炉蓄热系数的定量分析 [J].
刘鑫屏 ;
田亮 ;
赵征 ;
刘吉臻 .
动力工程, 2008, (02) :216-220
[5]   锅炉蓄热系数的理论计算 [J].
殳建军 .
江苏电机工程, 2003, (06) :31-33
[6]   超临界直流锅炉蒸发过程的模型与仿真 [J].
李运泽 ;
杨献勇 ;
张勇 ;
罗锐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8) :1117-1120
[7]   超临界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动态过程特性 [J].
黄锦涛 ;
陈听宽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99, (09) :71-75
[8]   超临界压力下内螺纹管摩擦阻力特性研究 [J].
陈听宽 ;
郑建学 ;
罗毓珊 ;
毕勤成 ;
杨冬 ;
吴履琛 ;
王晓为 ;
刘宝森 ;
陈春达 .
发电设备, 1999, (04) :24-28
[9]   超临界直流锅炉蒸汽发生器的建模与仿真研究(一) [J].
范永胜 ;
徐治皋 ;
陈来九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8, (04) :23-30
[10]  
锅炉原理.[M].樊泉桂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