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流动的合理性冲突及限度建构

被引:23
作者
刘金松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关键词
学术共同体; 寻利性; 动态机制;
D O I
10.13445/j.cnki.t.e.r.2017.06.009
中图分类号
G645.1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高校教师流动的过度寻利性导致了工具合理性的对价值合理性和交往合理性的僭越。高校在教师流动中过度短视化行为对高校长远发展的制约超过了短期效益溢出。高校教师流动的理性失范加剧了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因此高校教师流动度需要以学术共同体繁荣、学术劳动力市场生态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化与教师个体发展相协调作为其流动合理性的限度,并强化高校教师的学术责任承担以降低教师流动行为的高寻利性;以高校教师人才头衔动态评价机制促进高校教师流动的理性化;以高校教师流动的协商、补偿等机制强化教师流动的契约管理;以师资队伍建设的评价机制改革促进高校教师引入的理性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历史演变与当代转型——基于1978年以来的政策文本分析 [J].
江俐 ;
李志峰 .
重庆高教研究, 2016, 4 (05) :59-67
[2]   论学术劳动力市场分割 [J].
刘进 ;
沈红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04) :76-81+98
[3]   学术共同体的契约精神:本质、背离与回归 [J].
唐松林 ;
魏婷婷 .
教育发展研究, 2015, 35 (07) :70-75
[4]   克拉克·克尔的学术道德规范思想述评——读《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有感 [J].
尹向毅 .
重庆高教研究, 2014, 2 (03) :105-108+112
[5]   高校教师流动意向的实证研究:工作环境感知与工作满意的视角 [J].
由由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4, 12 (02) :128-140+192
[6]   合理性:现代性视域中的马克斯·韦伯 [J].
刘莹珠 .
理论学刊, 2014, (01) :77-81
[7]   大学知识生产方式景观变化及其思考 [J].
张婕 .
教育研究, 2013, 34 (07) :74-80
[8]   对工具理性及其批判的再批判——哈贝马斯“:合理性”究竟意味着什么 [J].
余友辉 ;
黄河 .
社会科学论坛, 2013, (07) :65-71
[9]   理性与合理性论纲 [J].
朱葆伟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8 (06) :19-29
[10]  
经济与社会.[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