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方言的“子尾”变调

被引:15
作者
沈慧云
机构
关键词
子尾; 普通话; 国语; 变调; 语音变化; 晋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晋城方言没有“词根+子”这种附加式构词方式。普通话子尾词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在晋城方言中常常以变调的方式表示。为了区别于连读变调,我们把这种变调叫做子尾变调。例如“孙”字在晋城话中是阴平字,调值是33。表示姓氏时“孙”字读本调33,而表示“孙子”(儿子的儿子)一词的意义时则将“孙”字的声调由33变为35,读作[(?)]。又如,“桌”字单念读[(?)],调值是43,但当它作为词素进入多音词时读22调,如“桌布”,读作[(?)],“桌”字的本调仍是22,读43调是子尾变调。因为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68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