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复垦植被土壤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

被引:13
作者
吕春娟
路琼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矿区土壤; 物理性状; 水源涵养;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9.03.032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从矿区复垦林地土壤的物理性状、蓄水性能及渗透性能和枯落物持水量等方面探讨了复垦矿区复垦植被的涵养水源功能。结果表明: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与新造地相比,土壤的物理性状都有很大的改善,而且植被对平台土壤的改善效应更明显;平台上土壤饱和蓄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刺槐×柠条>刺槐林>草地;斜坡上土壤饱和蓄水量依次为草地>刺槐林>柠条林。枯落物的持水量依次为草本>刺槐>油松。因此,乔灌草配置,针阔叶林混交,增加物种多样性,才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保水蓄水能力,特别在复垦初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缙云山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J].
孙艳红 ;
张洪江 ;
程金花 ;
王玉杰 ;
石健 ;
程云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2) :106-109
[2]   黑龙江省东部水源区植被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J].
董铁狮 ;
党宏忠 ;
赵雨森 ;
杨洪学 ;
孟琳 .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5) :32-35+40
[3]   安徽大别山库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J].
王勤 ;
张宗应 ;
徐小牛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3) :59-62
[4]   森林水文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J].
谭芳林 .
福建林业科技, 2002, (04) :47-51
[5]   长江上游云南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研究 [J].
袁春明 ;
郎南军 ;
孟广涛 ;
方向京 ;
李贵祥 ;
温绍龙 ;
郑科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2) :87-90
[6]   闽江流域洪灾与森林生态环境的研究Ⅰ.闽江流域洪灾成因与森林的水文效应 [J].
张国防 ;
童美坤 ;
曾建荣 ;
林德喜 .
福建林业科技, 2000, (01) :63-66
[7]   中国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价与营建技术体系 [J].
范志平 ;
余新晓 ;
沈慧 ;
不详 .
世界林业研究 , 2000, (01) :51-58
[8]  
岷江上游水源涵养林涵水能力综合评价[J]. 张立恭.四川林勘设计. 1997(04)
[9]  
岷江上游水源涵养林涵水能力综合评价[J]. 张立恭.四川林勘设计. 1997 (04)
[10]  
工矿区水土保持[M]. 科学出版社 , 李文银等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