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后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及其调整

被引:4
作者
许昀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北京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国家; 农民;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01.03.002
中图分类号
D422 [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试图运用“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观察、分析实行村民自治后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的变化、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以及对此加以调整的可能。提出 :村民自治后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由上下包含变为分立对应 ,由依附型变为契约型。这种变化带来了乡政与村治难以衔接以及村委会与村党组织难以协调等新问题 ,其症结在于作为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中介的村委会的角色不清。要对此加以有效调整就必须改变村委会权利与义务不对等以及职责与能力不对称的现状。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13 +13-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村级治理:要解决的问题和可借用的资源 [J].
贺雪峰 ;
徐扬 .
中国农村观察, 1999, (03) :56-61
[2]   村治研究的意义与方法——兼评几种流行的村治研究倾向 [J].
贺雪峰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2) :31-36
[3]   立法社会学的几个理论问题论要 [J].
刘旺洪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 (04) :40-45
[4]   中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贯彻执行情况探讨 [J].
欧博文 .
社会主义研究, 1994, (06) :59-6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释义[M]. 法律出版社 , 张春生主编, 1999
[6]  
国家与社会[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张静主编, 1998
[7]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徐勇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