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前期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对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6月降水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李琰
王亚非
魏东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印度洋偶极子;
ElNio;
长江流域;
6月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11 [温度];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7 ;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NCAR提供的1951—2000年全球月平均海表温度距平资料及中国160个测站的月降水资料,采用相关关系分析、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前期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对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6月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Nino3指数与印度洋偶极子指数(IODI)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两者同期相关关系随季节不同,以秋季的相关关系最好,相关系数达0.523,并且这时两种指数的强度也较大。作秋季ENSO和印度洋偶极子同时发生年至次年6月的时间序列,发现两事件存在2月左右的位相差,IODI在9—10月达到峰值,Nino3指数在12月达到峰值。说明在相关最好的秋季两事件并不是完全同步的;(2)前期秋季Nino3指数、印度洋偶极子指数及新定义的同时考虑两种指数的一个综合指数—IODN3这3种指数与中国6月降水的相关系数分布有相似特征,主要表现为相关显著区都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3种指数与降水的相关中,以IODN3与降水相关关系最为显著,显著区范围也最大;(3)前期秋季El Nio和印度洋偶极子正位相同时发生年6月的500 hPa位势高度、垂直速度、水汽输送等异常分布与其前期秋季反位相年6月的异常分布有相反的特征,表明海温异常对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降水有重要影响,对应该地区6月降水偏多或偏少;(4)前期秋季El Nio和印度洋偶极子正位相同时发生使菲律宾反气旋加强和维持,形成有利于降水的环流形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93 / 405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