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对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6月降水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李琰
王亚非
魏东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印度洋偶极子; ElNio; 长江流域; 6月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11 [温度];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7 ;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NCAR提供的1951—2000年全球月平均海表温度距平资料及中国160个测站的月降水资料,采用相关关系分析、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前期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对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6月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Nino3指数与印度洋偶极子指数(IODI)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两者同期相关关系随季节不同,以秋季的相关关系最好,相关系数达0.523,并且这时两种指数的强度也较大。作秋季ENSO和印度洋偶极子同时发生年至次年6月的时间序列,发现两事件存在2月左右的位相差,IODI在9—10月达到峰值,Nino3指数在12月达到峰值。说明在相关最好的秋季两事件并不是完全同步的;(2)前期秋季Nino3指数、印度洋偶极子指数及新定义的同时考虑两种指数的一个综合指数—IODN3这3种指数与中国6月降水的相关系数分布有相似特征,主要表现为相关显著区都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3种指数与降水的相关中,以IODN3与降水相关关系最为显著,显著区范围也最大;(3)前期秋季El Nio和印度洋偶极子正位相同时发生年6月的500 hPa位势高度、垂直速度、水汽输送等异常分布与其前期秋季反位相年6月的异常分布有相反的特征,表明海温异常对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降水有重要影响,对应该地区6月降水偏多或偏少;(4)前期秋季El Nio和印度洋偶极子正位相同时发生使菲律宾反气旋加强和维持,形成有利于降水的环流形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93 / 40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对南亚高压的影响 [J].
杨辉 ;
李崇银 .
大气科学, 2005, (01) :99-110
[2]   热带印度洋海温的年际变化与ENSO [J].
谭言科 ;
张人禾 ;
何金海 ;
邹力 .
气象学报, 2004, (06) :831-840
[3]   热带印度洋的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事件 [J].
巢纪平 ;
袁绍宇 ;
蔡怡 .
气象学报, 2003, (02) :251-256
[4]   赤道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型振荡及其气候影响 [J].
李崇银 ;
穆明权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1, (04) :433-443
[5]   El Nio位相期间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中国南部初夏降水及初夏亚洲季风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肖子牛 ;
晏红明 .
大气科学, 2001, (02) :173-183
[6]   El Nio期间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亚洲气候的影响 [J].
肖子牛 ;
孙绩华 ;
李崇银 .
大气科学, 2000, (04) :461-469
[7]   全球海温异常作用下的低层大气环流和降水异常的数值模拟 [J].
游性恬 ;
钱维宏 .
气象学报, 1997, (01) :2-11
[8]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上空对流活动对东亚夏季风季节内变化的影响 [J].
黄荣辉 ;
孙凤英 .
大气科学, 1994, (04) :456-465
[9]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热状态及其上空的对流活动对东亚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 [J].
黄荣辉 ;
孙凤英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4, (02) :141-151
[10]   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温度异常对热带大气环流及我国汛期降水的影响 [J].
陈烈庭 .
大气科学, 1977, (0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