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头穴丛刺法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病理形态学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倪金霞
[1
]
朱文增
[2
]
于致顺
[1
]
机构: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基础教研室
[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基础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脑梗死;
大鼠;
头针;
丛刺;
Caspase-3;
D O I:
10.13460/j.issn.1005-0957.2008.09.025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头穴丛刺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病理形态学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法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模型组(B)、头穴丛刺组(C),每组24只。各组再按脑梗死后不同时间点分为6 h、24 h、3 d三个亚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制备急性脑梗死动物模型,观察头穴丛刺法对急性脑梗死大鼠不同时间点缺血侧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脑梗死第3 d,B组大鼠梗死灶中心区坏死彻底,周围区神经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脑组织水肿明显,可见神经毡疏松、淡染,与B组比较,C组大鼠梗死灶周边可见胶质细胞增生,脑组织水肿减轻;脑梗死后24 h至3 d,C组大鼠缺血侧皮层促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穴丛刺疗法能够改善脑梗死缺血半暗区神经细胞功能状态,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并可通过抑制促凋亡基因Caspase-3的表达,而发挥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5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