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蓟马抗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种群的交互抗性与生化抗性机制

被引:24
作者
王圣印 [1 ]
于毅 [2 ]
刘永杰 [1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西花蓟马;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交互抗性; 生化抗性机制;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2012.02.011
中图分类号
S433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为了解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性风险,采用生物和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西花蓟马甲维盐抗性种群与其它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和生化抗性机制。西花蓟马甲维盐抗性种群对阿维菌素有高水平交互抗性,抗性倍数为31.656,对啶虫脒有中等水平交互抗性,为12.182,对吡虫啉、溴虫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和灭多威有低水平交互抗性,为5.517~8.568,而对多杀菌素无明显交互抗性。增效剂胡椒基丁醚(PBO)、马来酸二乙酯(DEM)、三丁基三硫磷酸酯(DEF)和磷酸三苯酯(TPP)对甲维盐抗性种群和田间种群均有显著增效作用。甲维盐抗性种群多功能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和b5含量、O-脱甲基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均显著提高,分别为敏感种群的3.89、3.61、5.32、4.42和1.30倍,表明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等解毒代谢酶活性的提高是西花蓟马对甲维盐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甲维盐与阿维菌素对2种苹果害螨的作用效果比较 [J].
孙瑞红 ;
张勇 ;
李爱华 ;
李晓军 ;
王贵芳 .
农药, 2010, 49 (04) :295-297
[2]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应用研究概况 [J].
葛红 ;
韩娟 ;
徐莉 ;
季桦 .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0, 26 (01) :90-95
[3]   湖北省甜菜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 [J].
司升云 ;
周利琳 ;
望勇 ;
刘小明 .
植物保护, 2009, 35 (01) :114-117
[4]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蔬菜害虫的控制作用 [J].
钟国华 ;
彭雏燕 ;
陈文团 ;
官珊 ;
刘晓金 ;
胡美英 .
植物保护, 2006, (01) :55-58
[5]   二斑叶螨对阿维菌素、哒螨灵和甲氰菊酯的抗性选育及其解毒酶活力变化 [J].
赵卫东 ;
王开运 ;
姜兴印 ;
仪美芹 .
昆虫学报, 2003, (06) :788-792
[6]   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西花蓟马在北京发生危害 [J].
张友军 ;
吴青君 ;
徐宝云 ;
朱国仁 .
植物保护, 2003, (04) :58-59
[7]   Susceptibilities to methamidophos and enzymatic characteristics in 18 species of pest insects and their natural enemies in crucifer vegetable crops [J].
Wu, G ;
Miyata, T .
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2005, 82 (01) :79-93
[8]   GENE-MAPPING AND CROSS-RESISTANCE IN CYCLODIENE INSECTICIDE-RESISTANT DROSOPHILA-MELANOGASTER (MG) [J].
FFRENCHCONSTANT, RH ;
ROUSH, RT .
GENETICAL RESEARCH, 1991, 57 (01)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