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公民”到“环保公益”:一个基于案例的环保运动轨迹分析

被引:13
作者
张劼颖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反焚运动; 运动轨迹; 环保主义; 生物公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7 [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4 ;
摘要
本研究检视一场反对垃圾焚烧的环保运动的变迁轨迹。2009年,广州番禺居民对于社区附近的市政垃圾焚烧设施展开抗议行动,诉求达成后,一些参与者并未停止反焚行动,而是以环保的方式持续干预广州的垃圾治理。本研究从人类学的角度重新理解这场运动,在以民族志的视角追溯运动轨迹的基础上,试图回答: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转变的内外部动力和变迁的机制是什么;如何理解这种变迁,以增进既有人类学理论对于"环保主义"作为一种全球性知识的理解。基于一年的田野调查,本研究发现,这场运动从围绕生物公民"私利"的抗争,逐渐蜕变为以"环保"和"公益"为目标的社会行动。变迁循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是形式上的组织化;二是环保公益话语和表述的生成。随着运动的制度化,体制外的抗议被纳入,转向对国家环境治理的协助和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57+7 +7-8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运动企业家的虚拟组织:互联网与当代中国社会抗争的新模式 [J].
曾繁旭 ;
黄广生 ;
刘黎明 .
开放时代, 2013, (03) :169-187
[3]   从“不怕”到“我怕”:“一般人群”在邻避冲突中如何形成抗争动机 [J].
何艳玲 ;
陈晓运 .
学术研究, 2012, (05) :55-63+159
[5]   游走在家园与社会之间:环境抗争中的都市女性——以G市市民反对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为例 [J].
陈晓运 ;
段然 .
开放时代, 2011, (09) :131-147
[6]   垃圾处理政策与公民创议运动 [J].
郭巍青 ;
陈晓运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1 (04) :181-192
[7]   风险社会的环境异议——以广州市民反对垃圾焚烧厂建设为例 [J].
郭巍青 ;
陈晓运 .
公共行政评论, 2011, 4 (01) :95-121+181
[9]   Anti-incinerator campaigns and the evolution of protest politics in China [J].
Lang, Graeme ;
Xu, Ying .
ENVIRONMENTAL POLITICS, 2013, 22 (05) :832-848
[10]  
The Health Factor in Anti-Waste Incinerator Campaigns in Beijing and Guangzhou *[J] . Thomas Johnson.The China Quarterly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