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区1997-2006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及对策

被引:11
作者
邱劲军 [1 ]
李丽廉 [2 ]
黄慈林 [2 ]
闵娟 [1 ]
王增珍 [3 ]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深圳市人民医院
[2] 深圳市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病学; 健康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8 [病毒性出血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福田区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规律为制定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对象来源于疫情报告资料、EHF个案调查表和实验室结果。EHF鼠密度调查采用笼日法,带毒率用ELISA法检测鼠血清EHF特异性抗体。将上述疫情报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福田区的EHF病例在1997~2006年间共发生40例,呈低度活跃,发病人群多见于男性和青壮年,男性占总数的90%,青壮年则占总数的80%,职业分布中以工人和民工多发,占42.5%;EHF在区内呈现明显春夏峰型;鼠媒监测方面褐家鼠占总捕获鼠的94.59%,平均捕获率9.72%,发现鼠EHF感染率高达32.41%。区内EHF病毒分型主要为汉坦病毒(HV)Ⅱ型即汉城病毒(SEOV)。结论福田区EHF符合家鼠型传播特点,褐家鼠是区内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加强对于EHF防治的健康教育、重视环境和食品卫生、加强对EHF的疾病监测、科学灭鼠防鼠、开展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EHF疫情、防止疫情传播的有效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932 / 93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趋势分析 [J].
谷宁 ;
张衡谦 ;
袁玉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6, (01) :125-125
[2]   呼伦贝尔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态势及对策 [J].
霍莉霞 ;
王海军 ;
王艳霞 ;
刘宝龙 ;
韩永 ;
德钦 ;
文云翔 ;
不详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5, (11) :118-119
[3]   肾综合征出血热 [J].
宋干 .
预防医学论坛, 2005, (04) :508-512
[4]   浙江省开化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J].
傅桂明 ;
高弈 ;
方春福 ;
赵芝雅 ;
朱智勇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4, (03) :214-215
[5]   “灶点”干预模式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J].
薛付忠 ;
王洁贞 ;
王发银 ;
谢超 ;
陈永艳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9) :103-104
[6]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 [J].
胡经畲 .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2001, (03) :50-54
[7]   深圳市福田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 [J].
梁红英 .
职业与健康, 2000, (09) :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