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高大禾草热值和灰分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32
作者
宁祖林 [1 ]
陈慧娟 [1 ,2 ]
王珠娜 [3 ]
张卓文 [2 ]
邱迎君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3] 郑州市林业局
[4]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高大禾草; 能源植物; 干重热值; 灰分含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对3种C3类植物(芦竹、菅、芦苇)与5种C4类植物(五节芒、芒、岗柴、斑茅、南荻)不同器官热值和灰分含量的月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应用前景,为禾草类能源植物筛选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8种高大禾草灰分含量存在差异,且具明显的季节性变化;C3类植物平均灰分含量分别为:芦竹(7.17±1.09)%、菅(6.33±0.60)%、芦苇(7.89±1.09)%;C4类植物平均灰分含量分别为:五节芒(4.92±1.38)%、芒(6.27±0.94)%、岗柴(6.99±1.13)%、斑茅(5.13±0.88)%、南荻(5.10±0.82)%。2)C3类植物中芦竹干重热值较高,C4类植物中五节芒、芒、斑茅、南荻的干重热值比较接近,无显著差异,岗柴干重热值最低。3)芦竹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有显著线性相关(P<0.05),五节芒、芦苇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有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而菅、芒、岗柴、斑茅、南荻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无相关性(P>0.05)。4)C3类植物平均去灰分热值分别为:芦竹(19.01±0.27)kJ/g、菅(18.58±0.31)kJ/g、芦苇(18.72±0.23)kJ/g;C4类植物平均去灰分热值分别为:五节芒(18.52±0.32)kJ/g、芒(18.69±0.47)kJ/g、岗柴(18.54±0.33)kJ/g、斑茅(18.48±0.41)kJ/g、南荻(18.49±0.37)kJ/g,灰分含量不同,导致去灰分热值与干重热值的月变化趋势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能源作物柳枝稷研究进展 [J].
刘吉利 ;
朱万斌 ;
谢光辉 ;
林长松 ;
程序 .
草业学报, 2009, 18 (03) :232-240
[2]   能源牧草堪当未来生物能源之大任 [J].
程序 .
草业学报, 2008, (03) :1-5
[3]   多年生能源禾草的产能和生态效益 [J].
解新明 ;
周峰 ;
赵燕慧 ;
卢小良 .
生态学报, 2008, (05) :2329-2342
[4]   优良能源植物筛选及评价指标探讨 [J].
李高扬 ;
李建龙 ;
王艳 ;
潘永年 ;
窦观一 .
可再生能源, 2007, (06) :84-89
[5]   能源植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J].
李军 ;
吴平治 ;
李美茹 ;
吴国江 .
自然杂志, 2007, (01) :21-25
[6]   植物热值及其生物生态学属性 [J].
鲍雅静 ;
李政海 ;
韩兴国 ;
宋国宝 ;
杨晓慧 ;
吕海燕 .
生态学杂志, 2006, (09) :1095-1103
[7]   金华市郊10种杂草的热值和灰分含量及其适应意义 [J].
郭水良 ;
黄华 ;
晁柯 ;
朱亦君 .
植物研究, 2005, (04) :460-464
[8]   我国植物热值研究综述 [J].
官丽莉 ;
周小勇 ;
罗艳 .
生态学杂志, 2005, (04) :452-457
[9]   高大禾草加工技术概况 [J].
席庆国 ;
刘玉新 .
草业科学, 2005, (01) :32-33
[10]   厦门园林植物园 1 0种榕属植物叶热值与灰分含量的研究 [J].
向平 ;
林益明 ;
彭在清 ;
丁印龙 ;
谭忠奇 .
林业科学, 2003, (S1) :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