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及交配型研究

被引:10
作者
金光辉 [1 ]
袁善奎 [2 ]
吕文河 [3 ]
文景芝 [3 ]
孙秀梅 [1 ]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2]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物技术研究测试中心
[3]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Solanum tuberosum L; Phytophthora infestans; 鉴别寄主; 分布;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06.05.007
中图分类号
S435.32 [马铃薯(土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1个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单基因鉴别寄主r、R1、R2、R3、R4、R5、R6、R7、R8、R9和R11,对2004年采自黑龙江省各地的51个晚疫病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并测定了这些菌株的交配型。结果表明,51个菌株中有21个生理小种,其中生理小种3.4.6.7.8.9.11的出现频率最高,达到15.7%,出现的地域最广,6个地点中的4个地点都有分布;其次小种1.3.4.6.7.8.9.11,3.4.7.11和3.4.7的出现频率也比较高,均为11.8%。同时也检测到毒力最强的生理小种为1.3.4.5.6.7.8.9.11,但出现频率低。51个被测菌株均为A1交配型,未发现A2交配型。
引用
收藏
页码:610 / 6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CIP的全球晚疫病防治倡仪与我国的参与 [J].
宋伯符 ;
谢开云 .
中国马铃薯, 1997, (01) :52-56
[2]   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研究的进展和建议 [J].
宋伯符,王军,张志铭,谢从华,王胜武,王仁贵 .
马铃薯杂志, 1996, (03) :138-143
[3]  
W. Black,C. Mastenbroek,W. R. Mills,L. C. Peterson.A proposal for an international nomenclature of races ofPhytophthora infestansand of genes controlling immunity inSolanum demissumderivatives[J].Euphytica,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