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利斯”(0604)暴雨过程不同类型降水云微物理特征分析

被引:12
作者
汪亚萍 [1 ,2 ]
崔晓鹏 [1 ]
任晨平 [3 ]
余晖 [4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大学
[5]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气象台
[6]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7] 不详
关键词
台风暴雨; 对流降水; 层云降水; 云微物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碧利斯"(0604)暴雨增幅过程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资料,将降水分成对流降水和层云降水,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降水云微物理特征和过程的差异,探讨了不同类型降水对暴雨增幅的贡献,结果指出:(1)暴雨增幅前,降水基本为层云降水,对流降水只存在于零星的几个小区域,暴雨增幅发生时段,对流降水所占比例较暴雨增幅前有显著增加,平均降水强度达层云降水强度的3倍多。(2)暴雨增幅时段,云系发展更加旺盛,云中各种水凝物含量较增幅前明显增加,其中,对流和层云降水区云中水凝物含量均有一定程度增长,但对流降水区增加更显著;而无论增幅前还是增幅时段,对流降水区云中水凝物含量均要明显大于层云降水区,并且两者的这种差异随着地面降水强度的增强而增大。(3)暴雨增幅前后,对流降水区雨滴的两个主要来源最终均可以追踪到云水,通过云水与大的液相粒子(雨滴)和大的固相粒子(雪)之间、以及大的固相粒子(雪和霰)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造成雨滴增长,并最终形成地面降水,而层云降水区中与雨滴形成相关的上述主要云微物理过程明显变弱,但层云降水区中暴雨增幅时段的上述过程又要强于增幅前,说明层云降水对暴雨增幅也有一定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548 / 55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The cloud-microphysical cause of torrential rainfall amplification associated with Bilis(0604)[J]. REN ChenPing,CUI XiaoPeng.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4(09)
  • [2] “碧利斯”暴雨增幅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王黎娟
    任晨平
    崔晓鹏
    冉令坤
    [J]. 大气科学学报, 2013, 36 (02) : 147 - 157
  • [3] NUMERICAL STUDY OF COLD AIR IMPACT ON RAINFALL REINFORCEMENT ASSOCIATED WITH TROPICAL CYCLONE TALIM(2005):I.IMPACT OF DIFFERENT COLD AIR INTENSITY
    董美莹
    陈联寿
    李英
    程正泉
    郑沛群
    [J]. 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 2013, 19 (01) : 87 - 96
  • [4] 登陆热带气旋降水增幅的合成诊断分析
    董美莹
    陈联寿
    李英
    郑沛群
    [J]. 气象学报, 2011, 69 (06) : 964 - 977
  • [5] 地形影响热带气旋“泰利”降水增幅的数值研究
    董美莹
    陈联寿
    程正泉
    李英
    [J]. 高原气象, 2011, 30 (03) : 700 - 710
  • [6] 湘东南地形对“碧利斯”台风暴雨增幅作用的分析
    叶成志
    李昀英
    [J]. 暴雨灾害, 2011, 30 (02) : 122 - 129
  • [7] 台风Wipha云微物理特征数值模拟
    杨文霞
    冉令坤
    洪延超
    [J]. 科技导报, 2010, 28 (23) : 34 - 39
  • [8]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on Rainfall Associated with Landfalling Tropical Cyclones[J]. 陈联寿,李英,程正泉.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0(05)
  • [9] 台风“云娜”在近海强度变化及结构特征的数值研究Ⅰ:云微物理参数化对云结构及降水特征的影响[J]. 程锐,宇如聪,傅云飞,徐幼平.气象学报. 2009(05)
  • [10] 登陆热带气旋暴雨突然增幅和特大暴雨之研究进展
    董美莹
    陈联寿
    郑沛群
    潘劲松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 (04) : 495 - 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