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新疆地区表土孢粉分布规律及其与植被关系研究
被引:36
作者:
罗传秀
[1
]
郑卓
[1
]
潘安定
[2
]
安放舟
[3
]
Celia BEAUDOUIN
[1
]
黄康有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2]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旱生植被;
表土孢粉水平分布;
孢粉浓度;
A/C比值;
新疆;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7.04.012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中国新疆地区218个样点进行植被调查及表土孢粉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地区温带山地针叶林、高寒草甸及盐生草甸、温带草原、荒漠以及荒漠-沙漠过渡带均具有相对特殊的孢粉组合,新疆南北向样带的孢粉图式揭示出表土孢粉从北到南随地形、纬度和植被的改变而发生的空间变化。针叶林区表土孢粉浓度平均值为22 602粒/g、草原为3 834粒/g、荒漠为1 762粒/g、沙漠为0-10粒/g。但在同一植被类型中,特别是在草原和荒漠中,孢粉浓度与植被盖度之间并不呈现线性相关关系。根据大空间尺度样品的A/C(蒿Artemisia/藜Chenopodiaceae)值的中位数统计,草原为1.264、荒漠为0.565、沙漠为0.243。Ep/C(麻黄Ephedra/藜Chenopodiaceae)比值的中位数在荒漠为0.098、草原为0.063。
引用
收藏
页码:536 / 543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