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黄曲霉毒素B致肝癌作用体内短期实验模型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18
作者
陈志英
严瑞琪
覃国忠
苏建家
机构
[1] 广西肿瘤研究所病理研究室
关键词
实验模型; 肝癌; 肝脏肿瘤; B1; 肝细胞索; 剂量反应关系; AAF; 大鼠; 黄曲霉毒素; AFB;
D O I
10.16190/j.cnki.45-1211/r.1985.03.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肝癌形成体内短期实验模型,是近年来国外广泛采用的新的实验研究方法。它们以被认为是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肝细胞增生性病变为观察指标,与传统的实验研究方法相比,具有省时、经济、用途广的优点,可用于多方面的研究,如:肝癌形成过程的形态、生化及生物学行为的变化规律;肝癌发动和促进阶段发生的事件及影响发动和促进过程的因素;致癌物质包括促肝癌物质的检测等。我们为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致癌的化学预防,快速筛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16 +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应用体内短期实验研究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抑制黄曲霉毒素B1致肝癌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 [J].
严瑞琪 ;
陈志英 ;
覃国忠 ;
苏建家 .
广西医学院学报, 1984, (04) :6-10+14
[2]   黄曲霉毒素B的制备与提纯 [J].
刘宗河 ;
刘锦玲 ;
涂文升 .
广西医学院学报, 1983, (01) :1-9
[3]   黄曲霉毒素致肝癌作用体内短期实验模型探索 [J].
陈志英 ;
严瑞琪 ;
苏建家 .
广西医学院学报, 1982, (04)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