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技术的三峡库区不同坡度带与坡向带的景观格局研究——以巫溪县为例

被引:16
作者
仙巍 [1 ]
邵怀勇 [2 ]
周万村 [3 ]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
[2] 成都理工大学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3S技术; 坡度带; 坡向带; 景观格局; 三峡库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在3S技术支持下,采用景观面积比、分维数、多样性指数、斑块密度等景观格局指数及土地利用/覆盖综合动态变化度,分析了三峡库区巫溪县不同坡度带及坡向带的景观格局现状及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景观类型在同一坡度带及坡向带的景观格局状况不同,同一景观类型在不同坡度带及坡向带亦不同。坡度与坡向对巫溪县景观格局状况及变化存在重要影响,且该影响陡坡比缓坡变化强烈,阴坡比阳坡变化强烈。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 [J].
包慧娟 ;
姚云峰 ;
张学林 ;
李振山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3, (02) :83-88
[2]   川西丘陵区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J].
张世熔 ;
龚国淑 ;
邓良基 ;
李廷轩 ;
夏建国 .
生态学报, 2003, (02) :380-386
[3]   三峡库区土地自然坡度和高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J].
周万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1) :15-21
[4]   闽东南沿海地区农业景观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大南坂农场为例 [J].
李新通 ;
朱鹤健 .
资源科学, 2000, (01) :35-39
[5]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J].
王秀兰 ;
包玉海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83-89
[6]   森林生态因子的彩红外片判读方法研究 [J].
浦瑞良 ;
王虎章 ;
胡家骅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3, (04) :50-53
[7]  
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陈国阶等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