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问题

被引:8
作者
吴系科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合肥
关键词
HFRS; 传播途径; 病原学; 传染途径; 病因学; 流行病学; 肾综合征; 出血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8 [病毒性出血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自从1976年韩国病毒学家李镐旺等分离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病毒成功,我国学者宋干、严玉辰继后于1981年从黑线姬鼠中也分离到HFRS病毒以后,本病病原学及其血清学技术获得发展。HFRS流行病学研究跨入一个新纪元。近20年来本病流行病学研究有了飞跃的发展。但是,值得人们思考的是:尽管HFRS流行病学有较大发展,为什么我国HFRS发病率仍然持高不下,甚至个别地区还有上升趋势。本文仅就本病流行病学进展及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些探讨。一、HFRS病原学问题突破后的流行病学进展: 1.对HFRS的地理分布及其流行特征有较全面
引用
收藏
页码:303 / 30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近期流行病学效果观察 [J].
陈化新,叶克龙,张家驹,罗兆庄,胡美娇,张遵宝,赵铁镪,夏建华,姜克俭,朱风才,龙清忠,宋干,刘文雪,朱智勇,王华,童政,吴扬生,俞永新,周燕平,李伟,张平均,王福兴 .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6, (03) :129-133
[2]   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的研究 [J].
张云,陶开华,赵学忠,吴光华,姜克俭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4, (03) :132-135
[3]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气溶胶实验感染黑线姬鼠的初步报告 [J].
张云 ;
赵学忠 ;
窦蕊 ;
张炳根 ;
姜志宽 ;
吴光华 ;
邓耀先 .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89, (03) :164-166
[4]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通过消化道感染黑线姬鼠的实验研究 [J].
张云 ;
窦蕊 ;
赵学忠 ;
张炳根 ;
吴光华 .
江苏医药, 1988, (09) :481-482
[5]   流行性出血热抗原阳性鼠血经破损皮肤传播的实验观察 [J].
张云 ;
张炳根 ;
赵学忠 ;
窦蕊 ;
吴光华 .
江苏医药, 1987, (11) :604-605
[6]   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研究——Ⅰ、用非疫区黑线姬鼠分离病毒及其特异性检查 [J].
宋干 ;
杭长寿 ;
裘学昭 ;
倪大石 ;
廖化新 ;
高广忠 ;
杜永林 ;
徐剑锟 ;
吴杨生 ;
赵君能 ;
孔碧霞 ;
王正顺 ;
张志强 ;
沈宏开 ;
周宁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2, (02) :73-77
[7]   流行性出血热病原体在A-549细胞中的繁殖及其特性检查 [J].
严玉辰 ;
刘学礼 ;
陈化新 ;
孟庆海 ;
李志仁 ;
姜克俭 ;
张桂云 ;
杨振帮 ;
赵之信 ;
李泽林 ;
刘仲玉 ;
甘粤怀 ;
李福琛 ;
李大勤 ;
杨风蓉 ;
王淑坤 ;
张伟 ;
魏桂珍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2, (02) :67-72+133
[8]   小盾纤恙螨在流行性出血热传播中的作用 [J].
吴光华 ;
张云 ;
赵学忠 ;
张炳根 ;
胡云龙 ;
张应阔 ;
史江 ;
姜克俭 ;
范根蔚 ;
张家驹 ;
门儒和 ;
周燕平 ;
甘粤怀 ;
钱俊英 .
中华医学杂志, 1992, (08)
[9]  
中国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研究[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化新等主编, 1992